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
近日,各省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,经济大省增长相对稳健,多数好于全国平均水平(5.5%)。
其中,广东上半年GDP规模超6.29万亿元,同比增长5%,经济规模继续稳居第一。紧随其后的江苏上半年GDP首次突破6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。山东上半年GDP达到4.4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2%。浙江上半年GDP规模为3.87万亿元,同比增长6.8%,增速居前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数据发现,经济大省上半年经济增速存在差异,主要跟去年同期基数、出口形势、产业转型升级、房地产市场等有关。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大省,受外需疲弱影响,出口面临下行压力。上半年新能源相关产业增势较好,成为带动大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。各省房地产市场恢复进度不一,成为影响上半年经济增速的重要因素。
外贸大省出口承压,新能源产业带动明显
若从经济体量来看,广东、江苏上半年GDP均突破6万亿元,遥遥领先。山东上半年GDP突破4万亿元,上半年GDP规模超3万亿元的分别是浙江、河南。上半年GDP超2万亿元的省份,依次还有四川、湖北、福建、湖南、上海、河北、北京。安徽上半年经济规模应该也超过了2万亿元,由于安徽省尚未公布详细数据,其排名位次尚不得知。
若从经济增速来看,上海上半年经济增长9.7%,增速居第一。但是,上海9.7%的增速主要由于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而导致基数较低(-5.7%)。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等省上半年经济增速超6%,分别为6.8%、6.6%、6.2%、6.1%,增速居前。另外,湖北上半年经济增长5.6%,也要好于全国5.5%的平均水平。
广东上半年经济增长5%,虽然低于全国水平0.5个百分点,但是整体依然稳健。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,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.86万亿元,其中出口2.55万亿元,增长3.6%,出口增速仅比全国水平低0.1个百分点。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下降7.4%,也是拖累广东经济的重要因素。
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对记者表示,全球经济增长低迷,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外向型特征明显的广东首当其冲。受全球市场影响,消费电子行业增速趋缓,燃油车市场持续低迷,石化行业整体走弱,钢材、陶瓷等建材需求不足等,广东多个支柱及优势产业进入行业调整期,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全球消费电子包括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等出货量回落,对相关出口大省影响明显。总部位于广东东莞的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立讯精密,其2023年一季报表示,今年以来,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低迷,叠加欧美国家通货膨胀、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影响,消费者购买力下降,终端品牌客户各产品线整体需求下滑,消费电子、汽车、通讯等行业整体景气度受到抑制。
广东上半年出口能维持3.6%的正增长,在于新能源相关新动能增长明显。上半年,广东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7倍、27.7%、57%。
江苏上半年GDP增长6.6%,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(1.6%)的原因,两年平均增速为4.1%,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同样作为外贸大省,江苏上半年出口下降2.9%,虽然有新能源相关产品带动,但部分传统行业依然面临下行压力,比如鞋服、陶瓷等。江苏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3%,增速较高。
江苏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汪雪敏对记者表示,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新能源相关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。上半年,锂离子电池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、新能源车整车3个细分行业增加值(合计占规上工业比重6%)同比分别增长28.8%、36.9%、86.5%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8个百分点。上半年充电桩、光伏电池、新能源汽车、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相关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.4倍、44.5%、72.2%、18.6%。
山东上半年经济增长6.2%,除了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成效之外,也受上游资源产品带动。
山东上半年出口增长1.9%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传统产品有所回落,但是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.3%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保持较高增速(6.9%),是推动山东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,其中,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。具体来看,上半年山东炼油和化工增加值分别增长15.8%、12.9%,铁路船舶、通用设备、电器机械增加值分别增长15.9%、13.8%和10.2%。
浙江的服务业增势要明显好于工业。
浙江上半年出口增长4.1%,在东部外贸大省中增速居前。上半年,浙江光伏、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出口额分别增长22.9%、105.5%和71.8%,合计占全省出口的4.6%,拉动出口增长1.36个百分点。此外,浙江上半年数字贸易进出口增长23%,也是重要拉动力量。浙江上半年进一步拓展海外仓布局,占全国海外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。
除了数字经济,浙江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恢复进度较快,也加速了服务业的整体修复。上半年浙江商品房销售额增长9.1%,好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下半年稳外贸稳楼市压力仍大
对于东部外贸大省,下半年稳外贸是一项重点工作。世界贸易组织(WTO)预测,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.7%,较2022年回落1.0个百分点。
7月11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印发《关于推动外贸外资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的通知,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。
该通知针对企业订单不足、项目储备不足、国际往来不畅等问题,提出扩大重点产品、重点市场出口,促进大宗商品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,强化外资项目统筹、要素保障,畅通跨境商务人员往来等措施,助力企业纾困解难。
上半年山东进出口总值1.56万亿元人民币,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同比增长1.8%。其中,出口9249亿元,增长1.9%;进口6380.7亿元,增长1.7%。汽车零配件、游戏机、汽车、家电是山东出口的重点优势产品,这些品类上半年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与此同时,纺织服装、钢材铝材、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出口面临下行压力。
山东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王红对记者表示,“一业一策”指导企业精准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。聚焦山东省汽车零配件、机械设备、电子电器等优势机电行业,省市联动加快组织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,抢抓非洲、中亚、俄罗斯、拉美等新兴市场机遇期,通过开展总部拜访、举办境外展会、境外对接洽谈会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找订单、扩出口。围绕巩固农产品出口优势,将加大境外推介力度,持续提升市场份额。对当前市场需求下降较大的纺织服装、钢材铝材、医药化工、玻璃陶瓷等产品行业,指导企业根据外部市场变化,及时调整市场方向,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市场、多元化开拓市场稳住份额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短期内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需回落压力不容忽视,下半年出口同比或是先降后升,三季度出口同比或因外需走弱和高基数而承压,随着基数效应转弱四季度出口增速可能有所好转,预计下半年整体增速中枢保持较低水平。
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表示,3、4、5月份,浙江省出口分别增长33.0%、20.9%、5.0%,6月份转入下降区间,下行趋势较为明显。浙江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,外需收缩对产业上下游将产生深远影响。工业经济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市场需求不足,外需收缩、内需不强在工业经济领域是比较明显的。近几年,国内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受损,疤痕效应仍未完全修复,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较低,居民消费信心回落使得储蓄维持高速增长态势。
7月25日至28日,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,审议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,该报告明确了浙江下半年的重点工作。该报告指出,今年下半年浙江的具体目标是GDP增长5.5%左右,浙江要着力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,着力促进制造业稳健运行、结构优化,切实增强外经贸稳定性和竞争力,用好亚运契机、释放消费潜力,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,更好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,持续深化“千万工程”,高标准办好杭州亚运会、亚残运会等。
河南上半年经济增速为3.8%,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房地产是重要的拖累因素。1—5月,河南房地产投资额1828亿元,同比下降12.1%,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.9个百分点。
河南省社科院报告指出,总体判断,河南省经济运行将呈现“N”字形复苏走势,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,能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%以上的增长目标。消费复苏不及预期,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,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疫情前2019年同期相比,下降了3.4个百分点,增速在六个经济大省中处于末位,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。当前应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,继续落实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,全面完成“保交楼、稳民生”目标任务,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,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。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当前经济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,短期应通过扩大终端需求来带动有效供给,比如可以对低收入群体发放补贴、发放消费券等,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扩大消费;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,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来扩大有效需求。同时,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,部分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延续,可以适当降息,以降低实际融资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