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记录
“中国农大是曲周人民的功臣、恩人!如果没有中国农大,曲周可能还是个‘咸碱浮卤,几成废壤’的盐碱滩!”十几年的治碱战役,被誉为中国农业的“两弹一星”,扭转了我国南粮北调的历史。
——2018年10月23日《千年盐碱滩上的“温饱试验”——中国农大一场接力45年的“赶考”记(上)》,作者: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柯进 高靓
(相关资料图)
采访者说
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84岁农民王怀义是我的一个采访对象。他生于解放前,入伍前从来就没吃饱过。
上世纪70年代初,王怀义从部队退伍,回到到处都是盐碱地、连喝水都只能去邻村提的王庄村。
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竖立着一块石碑,它和今天竖在中国农大西校区的那块石碑,是“双胞胎”。
我的采访故事就从王怀义和这块石碑讲起。
2017年,在中国农大采访时无意间看到这块石碑,我向学校宣传部打听它的来历。石碑的故事,深深打动了我。
2018年10月,正值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成立45周年。我们成立了一个报道组,前往曲周县走村入户采访。恰巧,我们偶遇王怀义。采访后,我觉得,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中国农民!
40多年前,他从部队退伍后,被推举为王庄村的村支书。
对饥饿有着可怕记忆的王怀义始终坚信:只要有国家在,有人在,有土地在,就一定能找到吃饱肚子的方法!
其实,王庄村之外,曲周的改土治碱试验正在艰难展开。
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,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所导致的粮荒,是当时中国的主要内忧。
1973年,周恩来总理提出,要综合治理,组织科学会战,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。
任务到了中国农大,以石元春、辛德惠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专家,前往曲周开展试验。
北京与曲周,不足1000里,但这段路,中国农大人走了45年!
1974年麦收时节,张庄一夜成名:张庄大队粮食总产30万公斤,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近1倍!
张庄的试验,刺激了王怀义的神经。每天下工,他就去张庄专家们的驻地说明村里情况,请中国农大的专家们帮王庄村治碱,一连去了5天。
王怀义感动了农大的专家们,王庄村随后被列为第二代试验区,王庄村民终于吃饱了肚子。
此后,越来越多的张庄、王庄村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。
1993年,由中国农大牵头的这项盐碱地综合治理及农业发展项目,与“两弹一星”一起,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。
也就在这一年,为感激中国农大的付出,曲周县委、县政府在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立了一块石碑。石碑的正面刻着“改土治碱,造福曲周”8个大字,背面刻着石元春、辛德惠两位院士以及众多当年参与治碱大会战的师生的名字。
过去半个世纪,第一代和第二代农大人把曲周盐碱滩变成了良田。第三代农大人探索出的科技小院富农惠农的服务乡村振兴模式,已经走出曲周,正在走向全国。
目前,中国农大在全国24个省(区、市)的90多个县(市、区、旗)牵头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,成为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乡村振兴示范样板。不仅如此,科技小院还走出国门,走进非洲大陆,成了中国援外的一个响亮品牌。
(作者系《神州学人》总编辑、原本报记者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7月07日第33版
作者:柯进